南昌家具街-訪談吉留家具負責人李謝陞先生


採訪|陳姵潔 陳于廷
撰文|陳姵潔

日治時期,南昌路是當時入城的主要通路,日人於臺北舊城南門外,興建大量的官員、教職員宿舍,今南昌路1段,大約是南門至福州街之間,號稱「日本街」,有許多日人經營的商店;今福州街以南即南昌路2段,則直至日治末期才闢路拓寬,此區段因鄰近南門又尚未開發,逐漸聚集北上謀生的移民,自行搭蓋能作點生意的違建聚落。李謝陞先生的父親,在此背景下,從桃園大溪習得傳統木工技術後,約於1931年落腳,創立「吉留家具」,成為南昌家具街的第1間家具店。

李謝陞先生的父母皆為桃園大溪人。李父李本金先生開店之初以日本客人為多,透過從事木材生意的親戚,取得樟、檜木等樹頭、樹瘤、花樟餘料,巧手打磨為有美麗紋路的屏風、壁飾等工藝品,運到龍山寺附近銷售。李先生表示,父親的工藝品做為和室擺設,很受日本客人喜愛,店名取為「吉留」也源自於此,「吉留」以閩南語發音「kiat-liû」,即意指樹的「結瘤」。

除了工藝品,李父也接受木製家具的訂製,如辦公桌、衣櫥、嫁妝等等,因純手工製作,客人都得在半年前下訂,從購入整塊原木、鋸裁、曬乾木料、鑿孔作榫、煮水膠、上漆等步驟一絲不苟,選料講究、做工扎實。

李父開業後,桃園大溪同鄉陸續跟進,一開始有2間並培養學徒,學徒學習3年6個月出師,就能獨立自營小型的工廠,今南昌路71巷附近,當時聚集有4到5間的家庭工廠,小巷裡因曬木料經常飄香。

 李謝陞先生出生於1947年(民國36年),排行第十,兒時玩耍、讀書生活、成家立業都離不開南昌路,「吉留家具」原店址,位於今南昌公園基地上,店口朝南昌街,店身較狹長,後門以竹籬笆與「南菜園房舍庭院」相接,是謝東閔先生向臺灣省婦女會租用的居所。李先生聊著家人、朋友、店裡生意,翻著家庭相本,帶著我們在公園裡比劃印象中舊家位置,我們從李大哥的分享中,也似乎漸漸認識了南昌家具街前半世紀的常民生活輪廓。

 1949年(民國38年),國民政府遷台,城南的日式宿舍群在接收後分配給公家單位及眷屬使用,許多人住不慣和室,會來南昌街添購家具放置於禢禢米上。南昌街只有現在道路的一半,同排的店家可延伸至和平西路口,李先生記得有摩托車行、電器行、雜貨店、賣愛國獎卷等,各行各業都有,並非只有家具店。

 李先生高中時就已開始協助家裡的生意、幫忙送貨,當時能接受工廠掛貨、寄售的店面不多,印象中在民生西路有2、3間、南昌街3、4間,店員會踩著三輪車幫客人送貨,小件一點的家具綁在腳踏車後座就上路,騎到中永和也不嫌遠。

1956年至1965年(民國45年至54年間),臺灣的經濟狀況好轉,推動了家具內銷市場的需求,1969年(民國58年),李先生21歲退伍後即接手家業,維持「前店後廠」的經營模式。店裡有3、4位木工師傅接受手工家具訂製,單一組櫃子就要20個工作天,沙發床架都能作,生意很好供不應求。李先生說,過年前很多人來物色家具,通常前一個月就得託木工師傅預備好現貨庫存,好讓師傅回鄉過年,只是自家店裡卻難得休息,大年初二李先生親人回娘家,門一開就有顧客上門。

此外,有錢買房投資的人很多,買房出租給北上讀書的學生,或是補習班附設宿舍需要配家具,一間兩人房的宿舍就可搭1套雙層床、2組書桌椅等,常有這類宿舍訂作的接單,只是工時長、收入較薄,李先生開始思考轉型。

 臺灣的家具產業從1966年(民國55年)開始快速發展,木工機器設備進步、工廠生產規模擴大,開啟了量產外銷的「家具王國」時代。1974年(民國63年),李大哥28歲結婚,婚後在李太太的建議之下,慢慢洽談上游工廠,增廣不同的貨源管道,從「前店後廠」轉作為「店面」。

李先生夫妻倆共同打拼、父母親也幫忙顧店,早上8點開門、晚上11點才收店,假日也捨不得休,攢了錢買小發財車,除了送貨,半夜一家老小睡眼惺忪還能擠著車回泰順街的家,車後斗沒雨遮,若遇下雨還得撐著傘。於此同時,南昌路也聚集起以店面經銷為主的家具業者、周邊違建聚落陸續徵收拆除、南菜園房舍拆除、南昌公園興設、道路拓寬,都更的新建樓房連通巷弄至羅斯福路,南昌路2段,逐漸蛻變成大家所熟知的「南昌家具街」。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