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聚在城南


撰文|林育群


封街擺攤

南昌路,台北人都知曉的家具一條街,是個低調的市街,在這裡的繁華不是用吃喝感官消費為計量,是街道兩旁大小店家一個個櫥窗、店面擺設,塑造著多重多樣的生活想像,每個不同尺度的物品、材料,體現著藝匠對日常生活細緻的關照,每件家具的交易,都指向一個生活場景的變動、人與人關係的不同。

家具一進入門扉後,就定著在框限的生活裡,但家具街的風景卻不會固定。9月天裡,有兩天是南昌路上清爽而熱鬧的日子,那是一年一度的家具街的封街慶典,少了平日路經的車流與繁忙的家具貨運,取而代之是搬到路中央大方走秀的家具。

2018年的封街慶典,南昌家聚日在9月15日登場,早晨開場是颱風山竹的尾勁,陰雨與強風讓一早的場地布置顯得侷促。但童稚的叫賣聲破除了這些讓人卻步的陰霾,原來是螢橋國小的食農小創客帶著他們利用校園裡的食農資源轉化而來的護手霜、鳳梨酵素。這群國小的小朋友,賣起東西來一點也不怯場怕生,逢人便啦著嗓門喊叫便宜好用的護手霜、鳳梨酵素。路過的阿姨、媽媽都忍不住停下來聽他們分享,這些東西是怎麼從廚房的剩料果皮轉化而來。有了這群天生的叫賣哥/姊,配著棚裡點亮的掛燈,小攤位的生意開張了!


社區、商圈共襄盛舉

這個隱身在家聚日的攤位,與封街裡擺攤各式吃喝玩樂什物百貨調性不同,但攤位裡頭背板上幾個斗大的關鍵字「前南菜園日式宿舍」、「城南街區地圖」,好像又與家具街若有似無的呼應。這個商圈與文史的結盟,要追溯到2017年7月台銀南昌街宿舍修護時的一把火,意外的讓關心南菜園修復議題的「台北城南水岸文化協會」與地方商圈的「臺北市南昌家具街發展協會」彼此結緣,共同關心地方議題,也促成了彼此在地方活動上的協力。

在家具街發展協會邀請下,城南協會將過去半年古蹟保存活動的成果、螢橋國小、台大D-school的課程成果收整,以擺攤的方式發表、傳遞,一方面是為家具街提供不同面相的在地社區連結,並且傳遞地區豐富的文史內涵,通過對歷史展示與耆老的現身,讓來參與家聚日在挑選家具之餘,也可以進一步了解屬於南昌街、台北城南的點滴過往。

靜態的展覽之外,螢橋國小更是全員出動,由校長領隊,搬出全套的米食題驗內容,在下午的攤位上領著過往民眾擣起了麻糬,配上一碗清香的米苔目、客家湯圓,讓路過的民眾大呼過癮,也讓民眾透過自己動手、現作現吃的方式,分享學生在校園內學習種稻、認識稻作與米食文化的種種過程分享。


街區體驗與觀察

校園教育的食農議題通過飲食的體驗,而對於環境歷史人文的變遷,協會則是安排了兩場專屬於螢橋師生家長的導覽,以步行的方式漫步穿越在南昌路與周邊的街巷裡,去看散佈在這一帶的名人故居、氣派的陸軍聯誼廳與近代史的關聯,也踏訪備受關心的南菜園日式宿舍,去看從日據時期遺留下來的文官宿舍、台大校長宿舍,在時代的洪流中如何變遷、頹圮。

其中最生動的,莫過於是走過家具街後巷時,安排南昌立足最久的「吉留」家具的陳老闆現身說法,一方面介紹家具街的簡史,另一方面也展示過往手工木作常用的工具、甚至現場秀了一手刨木的技巧,刨起的木花讓參與的小朋友驚呼連連。導覽最後在地方信仰中心南福宮前的公園榕樹下結束,帶領這次導覽的品涵老師,通過老照片,述說這條街道兩邊的變化、南昌公園如何從菜園變成總督別墅在轉成副總統故居,最後又變成公園的魔幻歷程。

這些小朋友與爸媽在導覽過程中不停地拿著手機拍照,一會兒往高處拍、一下探近老屋門縫、一下又是對著地板牆面猛拍。原來是導覽活動中的巧思,配合難得的封街,讓小朋友充分觀察平日快速路過的街道環境中的細節,在導覽結束後,小朋友興奮地分享他們在路上的「斬獲」:花格鐵窗、拆除遺構、牆面塗鴉、遺落路旁的生活小物、攤車。從小朋友的眼裡看出去,原來這個地方有許多常被忽略的環境細節,大家透過手機上傳分享照片,把一幀幀照片點開,在驚艷的背後,彷彿揭示著在城南環境中隱藏的秩序與特色,既驚喜又意外。


未完待續

颱風尾勁遠去,雖然天空還是時晴時雨,但這個混雜在吃喝玩樂生活什貨中的擺攤經驗,讓社區文史展現、環境探勘、食農教育三位一體的展現過程,無違和地在南昌路上的嘉年華裡佔據一角,與同屬於城南的螢橋國小師生一起傳遞自己相信的理想,無論是對與歷史環境的保存或者是食農教育的體現,對於城南水岸文化協會的夥伴,這個家聚日的活動,是近一年參與成員利用課餘、公餘時間完成的成果展現,相信這天所有參與夥伴所產生的花火,將還有新的篇章。因為古蹟南菜園宿舍的修復,還只是個起頭尚未結束。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