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今對「南菜園」的理解,有許多是來自於曾居住在該地的漢詩人籾山衣洲、尾崎秀真,與曾撰寫《南菜園》一書的谷河梅人。但相對於較為人所知的籾山衣洲與尾崎秀真,這個谷河梅人到底是誰?想必很多人都一頭霧水吧。今天,我們就要來介紹這個留下許多南菜園資料的作者。
![]() |
▲認真記錄南菜園故事的谷河梅人, 在時移世易後遭人遺忘。 |
1921年9月30日,台灣的《台灣日日新報》上刊出了一則小小的記事,「谷河梅人氏以本報編輯的身分入社」。
入社後的谷河梅人,可以說是相當活躍。查詢總督府職員錄,1922年開始,谷河梅人擔任台北州台北市協議會會員,一路當到了1930年。而在1930年,台灣日日新報社則出版了他翻譯了1675年,末代荷蘭台灣長官揆一所著之《被出賣的台灣》(閑却されたる臺灣)。
1930年3月5日,台灣總督府府報第902號公布「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施行要旨,總督府分別於1933、1935、1941年三次指定「史蹟名勝天然物」從1931年到1944年,谷河梅人都是「台灣總督府史蹟名勝及天然紀念物調查委員」。其與「南菜園」,亦是因此結緣。
1934年,在總督府專賣局的檔案中,可以看到谷河梅人「煙草賣捌人暨匿名組合員履歷書」的檔案。他是否以此作為「實業家」之夢的根柢?如今我們不得而知。
谷河梅人的另一個興趣是登山。1944年,他出版了《臺灣山岳會十五年史》。此書的編排方式受《臺灣登山史》的作者沼井鐵太郎影響甚深,或許也因此而被遮蓋於其光芒下,少有人討論。
至此,我們大概爬梳出谷河梅人可考的事蹟。然而關於他的生平,還有很多我們無法解答的地方。他撐過了二戰嗎?回到了日本嗎?他是何年逝世的?晚年的生活過得如何?於我們而言,谷河戰後的軌跡,仍如一團迷霧般令人好奇。
另一方面,像是這樣對台灣有著紀錄之功,但卻又被母國與殖民地雙雙遺忘的人們,還有很多吧?他們的身影隱藏在歷史之中,等待著我們去挖掘。
資料來源:
- 慶應義塾出身名流列伝,1909年6月,実業之世界社
- 總督府職員錄
- 台灣日日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