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遊南菜園:霧峰林家與南菜園的故事


 

撰文|王品涵

大家應該都聽過霧峰林家吧!有「一天下兩林家」之美譽的霧峰林家,是台灣史上相當重要的家族。分成頂厝和下厝系的林家,在清國時代和日本時代各領風騷。現今課本上必讀的林獻堂,就是霧峰林家下厝系的領導人物。

這樣一個重要的家族,其足跡自然不會僅只停留在中部。實際上,從報刊資料中可以發現,在南菜園蓋好之後不久,就有霧峰林家的重要人物曾經佇足參觀。他就是林允卿。

林允卿何許人也?他本名林文欽,就是林獻堂的爸爸。生長於清國時期的林文卿,能文能武也能經商。他曾經打過戴潮春之役,並在中法戰爭中建功。他也是林家第一個舉人,為在經歷了林文明「壽至公堂」一事低迷不振後的林家爭得功名,也爭取到了重振之機。

在台灣割讓日本成為定局後,林文欽曾募義軍抗日,但並未成功。日本領台後,有三年時限讓台灣人選擇要走或是要留,本想離開的林文欽,後因母親行動不便,故留居台灣。1899年,林文欽要到香港處理林家的樟腦生意,同時醫治他的痔瘡宿疾。這篇10月8日的《台灣日日新報》新聞,即講述林文欽在從霧峰赴基隆搭乘往香港的船隻的旅途中,在台北的短暫停留。在他的短暫拜會中,時任總督的兒玉源太郎帶著他到新建好的南菜園一遊:「汲泉淪茗,塵談移刻而去。」兩人泡泡茶,談些言不及義的閒話,就這樣度過了一個輕鬆(?)的下午。


但我想,那樣的場面,比起輕鬆,應該是雙方都不得不行禮如儀的舉動吧--對坐的雙方,一者是急需做出一番成績的新晉總督,另一方則是曾經組織過武裝抗日失敗的清國秀才兼本地豪門掌舵人。他們是用著什麼樣的表情和心情,去面對本來可能在戰場上兵戎相見的對手呢?


生活在殖民地的人們,面對的從來就不是「不爽就反抗啊」或是「認賊作父」這麼簡單而直白而誤讀了儒家思想的教條式主張。真實世界,總是比教條要來的複雜上許多。

行禮如儀地和總督見了面(八成還帶著「請放心,他真的不是出去找反抗軍的」的保證),林文察搭上了往香港的船隻。沒想到,他就此一去不回,病死香港,享年46歲。

儘管不喜日本統治,但林文欽的遺體依舊運回了台灣。其墓位於台中大里。自此以後,霧峰林家的領航權遂交接給年方19歲,一年前才成婚的林獻堂。

歷史又翻過了一頁。

Pages